“爸爸,你已离开多年,但有这么多人和我一起记着你,我很感动。纵然天人永隔,你始终指引着我一路奋进,如今我追寻你的足迹投身军旅,加入信大,我有能力接过你肩上的使命了,您放心!”
本文图片均来自“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15年前,28岁的孟祥斌因救人而英勇牺牲。15年后,18岁的女儿孟诗妍踏入信大校门,与父亲成为校友。
据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4日,“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烈士之女孟诗妍到校报到,踏着父亲的足迹,正式开启她的军旅人生。
问及大学生活最向往的事情,孟诗妍说,她想找到自己的信仰,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连接起来。也想找一个答案: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那样的父亲?
2007年11月30日,浙江金华,军人孟祥斌为救落水女青年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3岁的孟诗妍从此失去了挚爱的父亲。
大概在5、6岁时,孟诗妍便萌生了报考父亲母校的想法:“我爸是军人,我妈是老师,我觉得都很酷,我想两者兼得,在军校当老师。”
今年,孟诗妍在高考中考出了622分的好成绩,被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实现了儿时的愿望。
孟诗妍说,最初她并不理解父亲当年的行为,“他那义无反顾的一跃,让我从小缺失了别人都有的父爱”。她怨过恨过,但渐渐明白:“或许在我的成长中,他从未缺席,他早就用自己的生命教给我应该如何做人。”
用一张军装照,想象一个爸爸
孟祥斌,山东省齐河县人,1979年4月出生,1997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因工作中的优异表现,被推荐考入信息工程大学学习,2007年7月份毕业后成为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从外地来部队探亲的妻子叶庆华和女儿孟诗妍到浙江金华购物。经过通济桥时,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女青年,他跨过桥上护栏纵身跳入婺江。
冬天的江水冰凉刺骨,孟祥斌尽力将女子的头托出水面。在等到一艘摩托艇前来支援时,孟祥斌用最后的力量把女子推上摩托艇,自己却沉入水中,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在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授予孟祥斌这样的颁奖词:“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2009年5月,中央军委追授他“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
2018年,在《少年听你说》节目中,14岁的孟诗妍坦言,年幼的她并不知道爸爸的那一跃意味着什么,当时她只是一手提着爸爸留下的鞋,一手帮妈妈擦眼泪,天真地以为爸爸只是睡着了。
“有人说,爸爸一次平凡的跳跃,感动了一座城,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份‘感动’到底是什么。”时间流转,孟诗妍脑海中的爸爸越来越模糊,她只能靠妈妈的描述和爸爸的那一张军装照去想象一个爸爸。
“我恨透了他的那一跳,比起一个想象中的英雄,我更需要一个给予我陪伴的爸爸,哪怕只要一天就好!在他纵身一跃的同时,他可曾想过我日后的成长,又可曾想过妈妈只身一人扛下的生活的艰难?”孟诗妍也问过妈妈:“你恨爸爸吗?”而妈妈说:“不恨,因他是一个兵!”
孟诗妍的妈妈曾在日记中写道:祥斌,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活着的重大意义!我只要能动一天,就要把你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融入自己的生命,为爱守候、将爱传承,写好“人”字。
这些年来,孟祥斌的妻子用丈夫牺牲抚恤金在他生前就读的小学、中学和高中都建起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祥斌书屋,免费开放,让更多的孩子有书看,还经常去探望孟祥斌在世时常去的养老院的老人们,除此之外,她还用自己的工资帮助了十来个学生完成学业。
坚持梦想,“他们在等我”
2017年,孟诗妍上初二的时候,因母亲工作调动,她转学来到了爸爸牺牲的城市——金华。
孟诗妍说,因为她是通过政策进来的,有一次她得知同学在寝室议论她,说如果离开了爸爸的光环她其实什么都不是。一开始孟诗妍比较难过,但后来她想了想,嘴长在别人身上也不能让他闭嘴,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让别人看到没有父亲的光环,她依然可以很好。为了证明自己、实现梦想,孟诗妍非常用功读书。
然而,报考信息工程大学需要选物理,而物理正是孟诗妍的弱项。她犹豫过、迷茫过,也曾怀疑当初的选择。高二那年,孟诗妍的书法老师问她想不想考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走艺考。当时她很心动,但跟妈妈讨论过后,最后还是选择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
高三备考的日子,虽然紧张枯燥,但孟诗妍总会在睡前忍不住想象,想象几个月后自己穿着军装走进爸爸的母校,欣赏校园九月的花开。每当那时,一天的疲惫就会一扫而空。
“我不允许自己退,而且很多哥哥姐姐都说在信息工程大学等我。我爸牺牲后他们学校建了爱心远航项目,每年会来看望我和妈妈,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孟诗妍说,哥哥姐姐们会给她写一些明信片,有些时候确实太累了,看到他们写的“在信息工程大学等你”,就又充满了力量。
去爸爸母校,寻找一个答案
“爸爸,女儿考上了。我终于可以离你近些,再近些。”今年,孟诗妍如愿被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和父亲一样,把青春献给军营。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孟诗妍提笔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写下对父亲的思念,写下自己的成长,也写下对未来的期许。
在信中孟诗妍写道:“爸爸,这些年,有人问过我,是否还记得你?我多希望脑海中能存有你的模样。然而,现实很残酷,关于你的记忆,我的脑海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从我出生到你牺牲的3年间,我们仅仅在一起生活了80天。那时,我年纪太小,记不起与你生活的种种。我多希望能再忆起你的样子,你叫我名字时亲昵的语调,你看着我时疼爱的眼神,但一切都是模糊的,甚至完全记不起来……我只能凭借妈妈的描述和你的照片,拼凑你的音容笑貌,还原出一位父亲的模样。但即使拼凑出来,也只能存于想象,那些都不是真的爸爸啊!”
2010年,孟诗妍和妈妈来到信息工程大学,在父亲的塑像前留下一张“全家福”。这是孟诗妍第一次去父亲的母校,也是父亲牺牲后父女俩的第一次“合影”。
“后来我经常翻看家里的相册,数着我们一家人的合影,可加在一起,怎么也凑不出一个‘九宫格’。”孟诗妍说,每次看到同学身边有父母陪伴,她总是不经意间寻找穿绿军装的身影,想冲上去大喊一声“爸爸”。
时过境迁,孟诗妍渐渐长大,她不仅读懂了爸爸,也时常暗暗告诉自己,要向他学习,将来像爸爸一样承担起军人的责任,“虽然现在的我还不如你,无法像你那样义无反顾。每每思及于此,钦佩之情都会油然而生。”
孟诗妍也会思考,到底是什么驱使爸爸做出那样的选择?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那样的他?所以,她希望去爸爸的母校看看,去寻找这个答案。这个答案也许并不能完全在这里找到,但这里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爸爸,我是你的女儿,我会一直走在寻找你的路上。多年后,大家如果能从我的身上看到你的影子,那就是一种最好的传承。”孟诗妍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cnhqtv.cn/news/gzms/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