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普陀鹅耳枥在辰山植物园首次结果,其野生植株全球仅存1棵

编辑部 国内新闻 2022-05-16 18:56:240

“地球独生子”极度濒危植物普陀鹅耳枥在辰山植物园首次结果。本文图片均为 辰山植物园 图

5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辰山植物园获悉,近几日,中国特有的极度濒危植物普陀鹅耳枥首次在园内结出果实。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养护,辰山的普陀鹅耳枥实生苗植株在2021年首次开花,未结果;今年4月再度开花,到5月12日,约30%的植株已经结实。

普陀鹅耳枥的雌雄花序

普陀鹅耳枥为桦木科鹅耳枥属的高大落叶乔木,1930年由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岛发现,1932年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命名发表,是中国特有极度濒危的植物。

普陀鹅耳枥的果苞

该物种种群在自然状态下曾遭到人为破坏,全球仅存1棵野生植株,俗称“地球独生子”,唯一幸存母株已有250多年树龄,遗传背景单一,无法完成自然演替。1987年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C)就将其列为全球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1999年和2021年的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普陀鹅耳枥的幼嫩果实及苞片

近40年来,研究人员围绕普陀鹅耳枥的传粉生物学、传统繁殖技术等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辰山植物园在2006-2008年间(建设时期)便开展了普陀鹅耳枥的濒危机制和繁殖生物学研究,通过低温冷藏花粉、人工授粉、种子层积春化等手段显著提升了种子萌发率,获得了健壮幼苗近200株,栽植于园内适生区域。

普陀鹅耳枥的精细解剖

经过辰山植物园养护人员10多年的精心养护,实生苗植株于2021年4月首次开花,当年未结果。2022年4月再度开花,5月12日,养护人员在植物日常物候监测中发现约30%的植株已经结实,后续将持续对果实成熟情况、种子饱满率进行监测。

辰山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是否能在植物园正常开花结实是植物迁地保护成功的重要标志,为种质材料的保存、种群回归复壮奠定基础。目前,辰山植物园正在寻求与自然保护区和当地社区合作,寻找合适生境回归野化。同时,也希望在全国各个适生植物园建立栽植监测站,收集变异个体繁殖材料及种子,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筛选具有遗传变异位点的个体进行重点保存,为相似类型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拯救、恢复等提供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cnhqtv.cn/news/gnxw/16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环球卫视网络台cnhqtv.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231号

统计代码 | 京ICP备20017034号

Powered By 环球卫视网络台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主管:环球卫视